不良攀升拨备大降,“酒局耳光”之后厦门国际银行涉“33宗罪”
2023-05-24 16:20:50
  • 0
  • 0
  • 0


2022年12月,据外媒报道称,厦门国际银行考虑2023年在香港IPO上市,预期募资约1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00亿元)。

对此,厦门国际银行回应称,近期“考虑进行13亿美元香港IPO”的传闻为不实消息,我行目前仍以金融服务助力实体经济为发展重心,谋求长期的高质量发展,有关厦门国际银行信息以该行正式公告为准。

开甲财经注意到,截至2021年末,厦门国际银行资产总额正式突破万亿。至此,厦门国际银行成为唯一资产过万亿却未上市的城商行。截至2022年末,按资产总额排名,厦门国际银行以10881亿元位列银行业第31名,按2022年营业收入排名,厦门国际银行以171.28亿元位列银行业第34名。

遗憾的是,行年内已两次被监管处罚的厦门国际银行,面临33项违规行为的整改重任,2023年启动上市的计划或将面临延期。


5月19日,厦门银保监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厦门国际银行因“贷款三查不严”、“贷款后管理流于形式”等21项违规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15.74万元,处以罚款1381.49万元。同时,对刘芬、秦志华、邓丹、杨茂艺、李先超、李辉、郑艺龙、蔡建宏给予警告,对张志荣、章德春给予警告并处罚款10万元。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为厦门银保监局,作出处罚决定的时间为2022年6月28日。

21项违规行为如下:

1)划型错误,违规收费;

2)财务顾问服务质价不相符;

3)逆程序扣划跨境担保业务反担保资金;

4)循环办理大额存单质押贷款、虚增存贷款;

5)向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不实回函;

6)与发行人签订补充协议或在发行文件中设置矛盾条款,少计加权风险资产;

7)接受虚假投资底单,少计风险加权资产;

8)为本行发行的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提供刚兑;

9)跨境融资及跨境担保业务内部控制存在较大缺陷;

10)跨境融资利率为0%、内部交易价格不公允;

11)流贷额度测算等贷前调查不尽职,贷后管理流于形式;

12)贷款三查不到位,个人经营贷款被挪用于证券、房地产和民间融资等限制性领域;

13)通过银信合作,违规向房地产项目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14)贷款三查缺位,未发现申贷材料造假;

15)存贷挂钩;

16)资产分类不准确;

17)通过承诺兜底相关风险、优惠授信等方式承债式盘转不良资产,扩大风险敞口,掩盖资产质量;

18)通过违反会计准则、支付规定等方式延缓、规避跨境担保履约义务;

19)贷款挪用于股权投资;

20)项目贷款用途不规范;

21)向检查组提供隐瞒重要事实的材料。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2月24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行政处罚信息显示,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因“发放虚构用途的贷款”、“贷款风险分类不真实”等12项违规行为被处以罚款810万元。同时,对乔文岭、孙彦良、胡菡颖给予警告处罚;对王东、李楸、李智民、徐啸、章培祝、李新晓、连漪、宴露彬给予警告并罚款5万元处罚;对黄明生、黄海滨给予警告并罚款10万元处罚。

根据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机关为北京银保监局,作出处罚决定的时间为2023年2月22日。

据此计算,厦门国际银行(含北京分行)共有33项违规行为面临整改。另外,2020年8月,一张“银行校招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辱骂打耳光”的截图流传出来后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从“酒局耳光”到年内两次被罚,厦门国际银行是该好好整改了。

梳理厦门国际银行2018-2022年年度报告发现,2018-2019年,该行董事长由翁若同担任,副董事长由吕耀明担任。2020-2022年开始,王晓健担任厦门国际银行董事长,2020年副董事长继续由吕耀明担任,但在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未见副董事长身影。

2018-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行长/总裁一直由章德春担任,副行长/副总裁一直由焦云迪、郑威、黄大庆、吕小艇担任。

公开资料显示,王晓健,1973年生,现任厦门国际银行董事长,兼任集友银行董事长,曾任工行厦门分行办公室主任,厦门农商银行董事长,厦门象屿集团副董事长、厦门金融租赁董事长。

翁若同,1954年生,2011年10月起担任厦门国际银行董事长,兼任厦门国际投资董事、澳门国际银行董事。曾先后担任福建省林业总公司总经理、福建省投资开发集团董事长、闽信集团董事局主席。注:到2019年底,翁若同年满65周岁,到了强制退休的年龄。

不难发现,厦门国际银行高级管理团队一直很稳定,接连出现违规行为,现任管理团队需要负全部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厦门国际银行成立于1985年8月31日,总部位于厦门,曾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银行,于2013年从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从中外合资银行改制为中资商业银行。目前,厦门国际银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珠海、厦门、福州、泉州、香港、澳门等地共设有142家营业性机构网点。

厦门国际银行2022年年度报告显示,截至报告期末,厦门国际银行资产总额10881.15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04%;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71.28亿元,同比增长2.00%;实现净利润58.79亿元,同比增长1.36%;不良贷款率1.25%,较上年末增长0.2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厦门国际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连续三年攀升,2022年末不良率达到2019年末的1.7倍。厦门国际银行披露的年报显示,2018-2022年,该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3%、0.71%、0.84%、1.06%、1.26%。

2月15日,银保监会发布《2022年四季度银行业保险业主要监管指标数据情况》显示:2022年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3万亿元,较上季末减少83亿元;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1.63%,较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作为对比,厦门国际银行不良贷款率1.26%,比行业平均不良率低0.34个百分点。但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平均下降了0.1个百分点,但厦门国际银行不良贷款率增长了0.2个百分点。

如果这种趋势不改变,到2023年末,厦门国际银行不良率可能会超过行业平均水平。

厦门国际银行不良率攀升的同时,其拨备覆盖率则出现连年下降。年报数据显示,2018-2022年,厦门国际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310.59%、323.47%、259.80%、202.73%、168.42%。作为对比,2022年末,商业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05.85%,较上年末上升8.94个百分点。

不良贷款率攀升,拨备覆盖率大降背后,厦门国际银行曾先后多次“踩雷”。

5月6日,银保监会发布公告称,批复《湖南三湘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申请华泰汽车金融有限公司破产清算的请示》,原则同意华泰汽车金融进入破产程序。而华泰汽车金融与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的2.3亿元债务纠纷,厦门国际银行曾在2020年11月、12月先后两次对华泰汽车金融33%股权进行拍卖,结果均流拍。

最终,厦门国际银行被迫成为华泰汽车金融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0%。随着华泰汽车金融进入破产程序,厦门国际银行的2.3亿元也将面临打水漂。

另据凤凰网财经报道,A股多家上市公司的暴雷事件皆与厦门国际银行有关,其中包括曾经轰动一时的康得新造假案,另外还有*ST华仪、ST摩登、康尼机电、*ST升达等等。

这些暴雷事件几乎都与大股东或实控人违规担保有关。据悉,相关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实控人以上市公司存放在厦门国际银行的存款/理财产品为担保,为厦门国际银行向上市公司大股东或关联方放款提供增信。若债务人无法偿还贷款,则银行强行划扣上市公司资金,导致相关上市公司多数被监管层认定为信披疏漏或违规担保,因此被ST。

在康得新一案中,大股东康得集团以康得新15亿募集资金存款向厦门国际银行作违规担保,最后却因为无法归还,15亿募集资金存款被厦门国际银行冻结。

这些违规担保虽是大股东自身行为,但厦门国际银行是否已尽到审查义务备受质疑。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